项目成果
项目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科研>>项目成果>>正文

近年学院部分代表性学术著作

作者:  编辑:历史文化学院  审稿:文宣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3   阅读量:

□ 《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

《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由湖北大学郭莹教授、周积明教授主编,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全书总计12册,约800万字,辑录和整理了自1886年起至1949年止的晚清民国报刊中汉冶萍公司的相关资料6000余件,共12册,800余万字。这是汉冶萍公司公共文献史料的首次集结出版,涵盖汉冶萍公司的企业管理、经济运作、国际关系、社会活动、劳动生活、冶炼技术、高层信息、公司股票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以汉冶萍公司的发展为主线形成一个资料平台,保存了大量未见于公司档案记载的珍贵文献,且绝大部分尚未为学界利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该书入选2016年度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项目库入库项目,获2016年度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入选2017年精品出版省级重点出版物选题,获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立项资助,获第五届湖北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 《“万里茶道”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丛书》

近日,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公布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名单,340家出版单位共530个项目入选。我校历史文化学院黄柏权教授主编、依托湖北人民出版社申报的《“万里茶道”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入选。《丛书》是黄柏权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万里茶道’茶业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的研究成果,是该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通俗读物项目后,又一次获得国家级项目立项。

《丛书》全书共10册,约400万字。自2019年12月4日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以来,课题组在黄柏权教授的带领下,系统搜集海内外藏“万里茶道”茶业资料,对发现的新资料进行整理和翻译,对零散的资料进行归纳归类和校正,对现存的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实地调查和梳理归类,并对“万里茶道”相关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形成对“万里茶道”历史、价值、特征及其影响的整体认知,为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体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提供资料和学理支撑。


□ 《傣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研究》

近年来,围绕傣泰民族历史及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而郑晓云的《傣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多样性》一书是这一领域中最值得关注的著作之一,曾获湖北省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该书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郑晓云现任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多年深耕傣泰民族研究,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

《傣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研究》一书是郑晓云近40年傣泰民族研究凝练的结晶,融会了中外学界多样的学术研究路径,贯通了作者多年积累的理论探索成果,分析严谨、理念创新,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全书共计六章一附录,绪论之外,第二章关注于傣泰民族起源、迁移历史及傣泰文化圈形成的历程;第三、四章分析了中国傣族及东南亚泰人的文化特征;第四、五章是全书的升华,关注了傣泰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变迁及其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为跨境民族的傣泰民族多样又具有整体性的文化对于民族、地区、国家未来发展的意义,是作者在这一部分研究中着重关注的核心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最后附录的《美国丹佛市泰泐人调查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作者作为中国第一个考察了美国傣泰民族生活状况的学者,对傣泰民族居住区域完成了一个全面的田野考察,展示了傣泰民族人民在不同国家生存更宏大的场景。作为国内“文化认同”理论的开拓者,作者对民族文化变迁、文化认同、文化多样性等内容有着特别的关注,深化了该书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南朝儒学思想研究》

《南朝儒学思想研究》是202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乐胜奎。作者站在雅斯贝尔斯轴心期理论的立场上,认为两汉儒学衰落的重要原因在于儒学本身对人性自我反思存在的理论缺陷。汉儒认为人性源于经验性的阴阳五行之气,人性及人性之善端只具有经验性而缺乏超越性。如果天道之超越性无法贯注于人性之善端,则由于后者不具有超越性而不能成为儒学道德伦理体系的内在根据。南朝儒学思想是在直面两汉儒学自身的理论缺陷、寻求儒学自我发展新方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成熟的。该书作者将南朝儒学思想分为三个不同的流派:一是继承两汉传统儒学的思想,此以刘宋时期的何承天、萧梁时期的范缜等为代表人物,谓之传统儒学派。二是以传统儒学中的礼学为核心的思想,此以宋齐时期的雷次宗、王俭,萧梁时期的皇侃等为代表人物,谓之礼学派。三是以汲取佛学思想而改进的新儒学思想,以刘宋时期的颜延之、宗炳和萧梁时期的萧衍(梁武帝)等为代表人物,谓之新儒学派。三个不同流派的儒学思想是南朝儒者面对时代要求而作出的不同的反思和努力。这些反思和努力在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逐渐合流,汲取了道佛等不同学派的思想精华,最终实现了自身思想的飞跃,将儒学带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 《15—19世纪中国货币流通变革研究》

张宁教授所著《15—19世纪中国货币流通变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聚焦于明清货币金融史的主题——银、钱并用币制的形成与演变,打通明清的断代界限,以货币流通为中心线索,既自上而下关注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又自下而上关注民间货币流通的实际状况,强调地域差异和地域特色。该书在研究银钱并用的货币体制演变之时,强调银两和铜钱作为流通货币各有优劣,反对重银轻钱的传统观点。该书基于历史学的时空观念,关注民间货币流通的实际状况和地域差异,自下而上地进行长时段整体研究,体现了中国货币史研究新的发展方向,也成为明清货币史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


□ 《中国土家族大百科全书》

《中国土家族大百科全书》作者为胡祥华、黄柏权,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基于全面的文献资料搜集和扎实的田野调查,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土家族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以词条的形式,力求从历史的纵深度和现实的社会状况,客观反映土家族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全貌。全书近400万字,收录词条8454条,内容涉及土家族聚居区的地理、历史、民族、经济等16个方面,是目前国内内容最丰富、资料最完备、体系最完整的大型土家族百科全书,获多位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和民族学专家的一致好评和大力推荐。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