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鲜文涛)12月19日,湖北大学举办“近代海关与城市发展:纪念江汉关设立16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湖北省档案局(馆)、江汉关博物馆、东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青岛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围绕江汉关与武汉城市发展、江汉关档案研究、近代中国海关史等问题展开讨论交流。
湖北大学江汉关研究中心主任、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吴成国表示,江汉关的历史,是近代以来武汉对外开放和发展的缩影。正是得益于江汉关的推动,武汉的交通等才逐渐拥有近代化的面貌。超大城市、核心作用、引领作用,是国家对武汉的全新赋能,武汉正全力实现新的飞跃发展。
湖北省档案馆副馆长李宗春介绍,多年来,湖北省档案馆与湖北大学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开发利用馆藏江汉关档案,努力将“死档案”变成“活信息”,增强江汉关档案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取得系列丰硕成果。
湖北大学副校长肖德表示,湖北大学江汉关研究中心成立6年来,在江汉关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学术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未来将继续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战略和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直接的资料、学术支撑以及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据悉,江汉关因对外通商而设,设立于汉口开埠后的1862年,是与上海江海关、广州粤海关、天津津海关齐名的近代中国四大海关之一,对近代武汉以及长江中游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力。建成于1924年的江汉关大楼,至今依然是武汉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武汉从传统迈向现代、从内陆走向世界的一个时空坐标。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zx/bwyc/202112/t20211222_53845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