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媒体报道
社会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党群工作>>社会媒体报道>>正文

【长江日报】13所高校大学生助力武汉文化遗产保护

作者:  编辑:历史文化学院  审稿:文宣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29   阅读量:

7月19日上午,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北坡树林深处一块空地蝉鸣震耳,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研二学生周麟和5名同学正埋头在几个考古探方里用手铲一层一层刮去褐色土壤,在商代文化层发掘出不少陶片和一只倒扣的陶缸。

这个暑期,来自武大、华科大、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等13所武汉高校的50余名大学生,参加“首届武汉高校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行活动”,他们来自建筑学、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城乡规划等专业,分赴盘龙城遗址、各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心城区文博场馆等工作一线,助力武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武大学生在盘龙城遗址发掘出倒扣陶缸

首届武汉高校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行活动由武汉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团市委主办,武汉大学等13所高校协办,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博物馆承办。

http://hbwh.wenming.cn/whwy/202407/W020240720389431635022.png

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地点。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记者万建辉 摄

7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盘龙城遗址考古工作站,见到周麟和武大学生考古团队指导老师、武大历史学院副教授孙卓。孙卓介绍,目前暑期在杨家湾的发掘,是今年九、十月份盘龙城遗址年度考古的试发掘阶段。盘龙城的年度考古工作,除了武大师生团队,还有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专业考古人员参加。6月下旬盘龙城国际田野考古暑期学校开班,武大6名学生兼任教学助理,指导这批学员考古实操与实践。

19日上午,记者从盘龙城遗址主干道向北经碎石小道,翻过坡顶,来到杨家湾北坡。眼前6个探方里,20多名年轻的考古人员正在持铲发掘,刮面画线,整理陶片……

http://hbwh.wenming.cn/whwy/202407/W020240720389431852602.png

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北坡考古发掘现场。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武大考古团队学生负责人周麟告诉记者,6月份前,这片工地还是树林,在前期勘探发现文化层后,团队动手清理了约300平方米树木杂草,并选定探方,6月23日正式开始发掘。目标是探索盘龙城晚期核心区域杨家湾的商(商朝)人活动布局、性质,聚落怎么营建,盘龙城先民在岗地怎么生活等。

如何确定6个探方中的2个已经清理到商代文化层?武大考古学专业研一学生徐子博告诉记者,盘龙城主要有商代、宋元和近现代陶片、瓷片,如果发掘层没有几个时代的陶、瓷片混杂的情况,仅有形制、纹饰是商代的陶片,那么基本可以判断到商代文化层了。

http://hbwh.wenming.cn/whwy/202407/W020240720389431991871.png

武汉大学考古专业学生周麟介绍去年在杨家湾北坡的发掘成果。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记者万建辉 摄

徐子博带记者看一个探方。他说,除了商代陶片,目前这个探方中发现了3个小圆坑,其中一个圆坑内发掘出1只倒扣的陶大口缸。3个柱洞推测为建筑立柱留下的。

接着,记者随周麟到工地宣传栏看去年考古成果的图片。2023年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北坡的发掘,周麟也参加了,当年收获颇丰。照片显示,他们发现了成排的石头堆砌,根据条状排列,不像建筑基址,推测可能是城墙或防洪堤基址。发现了墓葬,有完整的墓主骨骼。此外就是发现了一批陶大口缸、陶罐,形制和刚发掘出的这一只相似。

http://hbwh.wenming.cn/whwy/202407/W020240720389432097758.png

在探方内商代文化层发现3个圆形坑和1只倒扣的陶缸。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记者万建辉 摄

目前,考古专家还在研究盘龙城遗址多处点位发掘出的这批陶缸,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石家河遗址发现的大批红陶杯。这些陶缸是否在盘龙城就地烧制,是用于祭祀,还是用于装酒或存储粮食、食物,还在进一步研究中。

江大学生在“八七会址”为暑期游客讲解红色故事

武汉市文旅局文保处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届武汉高校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行活动6月下旬正式启动,作为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的武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青年行”暨武汉大学生文物保护实习实践随之如火如荼开展起来,13所高校已向武汉市各区文旅局、市直文博单位派出50多名相关专业的青年学生。这批有专业特长的大学生在火热的暑期,已投身到武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来。

此前的7月9日上午,记者前往黄陂区“四普”一线,在黄陂区前川中学教学楼旧址前,见证身着统一红马甲工作服的武汉理工大学4名建筑专业研究生,和黄陂区“四普”队员一道,对这座百年建筑进行测量、卫星设备精准定位和无人机多角度航拍。

在现场接受采访的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生潘士文告诉记者,他和3名同学7月1日来到黄陂区,第二天就投入到黄陂区的“四普”工作中。大家参加了位于黄陂区李集街道的省级文保单位作京城遗址、龙王尖遗址的普查,接着参加了雷家咀遗址、王子坟墓等近30处市、区级文保单位的普查。潘士文本人还走访了黄陂区雨霖古建筑群12幢明清民居,以及木兰山古建筑群中的11处历史建筑。

市文旅局文保处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的20多名大学生,作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青年志愿队队员,到黄陂区、硚口区、武昌区、青山区、江夏区参加“四普”田野调查工作。

http://hbwh.wenming.cn/whwy/202407/W020240720389432584567.png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潘士文在黄陂前川中学教学楼旧址用卫星设备定位经纬度。图片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记者万建辉 摄

在江夏区,湖北大学的同学们跟随江夏区文物管理所专业人员,开展文物巡查,确保文物安全。近期,另一批大学生活跃在武汉市文博场馆接待暑期游客的一线工作岗位。

在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江汉大学的同学们加入宣教部,为市民游客讲述中国共产党不畏艰辛、力挽狂澜、拯救中国革命于危难之中的光辉历史。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华中师范大学的同学们加入业务部,和纪念馆的同事们共同策划一场场社教活动。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在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整理文物库房。

http://hbwh.wenming.cn/whwy/202407/W020240720389432689018.png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在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整理文物库房。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市文旅局供图

据介绍,首届武汉高校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行活动还将陆续举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年游”、武汉文物和文化遗产“青年拍”、武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青年说”等4项重点活动,以及文物建筑创新利用设计工作坊、“遗珠拾粹·传古承今”高校文化遗产创意设计大赛等17项系列活动,让青年学生与历史对话,品武汉故事。

附:参加首届武汉高校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行活动的13所高校名单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体育学院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记者万建辉)

原文链接:http://hbwh.wenming.cn/whwy/202407/t20240720_8604450.html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