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正文

“薪火相传,共谱新篇”——历史文化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

作者:谢炫玥  编辑:马璇  审稿:余芳   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发布时间:2025-09-24   阅读量:

9月22日晚,我院在教4-407召开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学院党委书记王义芳、院长黄柏权教授、党委副书记余芳,导师代表郑晓云教授,学位点负责人及研究生班主任代表刘彦波教授、董晓佳教授、蔡智力副教授、吕文婷副教授,研究生秘书沈艳老师和学院2025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加了本次见面会,副院长雷平教授主持。

黄柏权院长首先致辞。他对全体新生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祝贺与欢迎,并从五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一是研究生身份的重塑,从知识的接收者转变为学术边界的探索者;二是研究生应掌握四大核心能力,即批判性思维、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的研究思维与准确的学术表达;三是要坚守学术真理,塑造学术品格,形成开放包容的学术胸襟;四是要处理好学术与生活的关系,形成科学的时间管理机制,注重自身身心健康;五是师生相宜,构建“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黄院长希望同学们心怀热爱,勇往直前,在学术道路上稳扎稳打,走好未来每一步。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郑晓云教授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具备问题意识,培养思考、研究与学习能力,结合个人经历向同学们说明了“举一反三”思维的重要性;二是“两拓宽”与“两提升”,分别是拓宽视野与知识面、提升研究能力与表达能力;三是尊重导师,认真听从导师指导、阅读导师的著作,且要认真听好每一堂课。郑教授以自己的研究经历分享了学术研究的乐趣,希望同学们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丰硕的学术成果。

党委书记王义芳对新同学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从日常生活、学习与个人发展三个维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王书记希望同学们保持对知识的“惊异”与“惊奇”,建构自主思辨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对身边人始终保持友善,以融通达观的心态面对未知挑战,保持自主性,热爱生活,敬畏生命。

研究生秘书沈艳老师为研究生新生们详细讲述了研究生培养方案、考核制度、档案与实习实践等方面的事宜,强调同学们应当及时了解新消息,主动反馈问题。

新生见面会的最后,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向同学们介绍了支教团招募的条件、支教去向、支持政策以及参与流程,并分享了支教团面试的经验;校史宣讲队的同学介绍了校史宣讲团的职责及参与的活动、展示了宣讲队的风采,并分享了参加宣讲队的收获,希望新同学们都能够积极参与、踊跃报名,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增光添彩。

千年文脉,薪火相传。历史文化学院如不灭的灯塔,以其深厚的底蕴与温润的关怀,为一代代历院学子指明了求学的方向。“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愿同学们都能够心怀对历史的敬畏,在师长的谆谆教导下不断开拓知识的疆土,不负韶华,砥砺前行,胸中有丘壑,脚下有坦途。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