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正文

“人才培养大讨论”专题:我院举办教学名师公开课暨本科人才培养研讨活动

作者:历史文化学院  编辑:马璇  审稿:余芳   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发布时间:2025-04-18   阅读量:

 

4月14日上午,我院本科人才培养大讨论系列活动之教学名师公开课在教3-603教室举行。湖北大学教学名师张敏副教授以《环境史专题》课程为示范,呈现了一场融合AI技术、古籍智慧与现实观照的创新课堂。学院书记王义芳、副书记余芳、副院长刘彦波、雷平,历史系主任张宁及师生代表全程参与,并于课后围绕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展开深度研讨。

课程以学生的AI实践作业为切入点。学生需选取历史人物环境观名言,借助AI工具制作短视频。作业结果显示,儒家与道家思想成为热门选题,与本次授课主题“古代人类的环境观”高度契合。张敏老师通过展示优秀作业,直观呈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贵人重生”“少私寡欲”等生态理念,并引导学生对比AI生成内容与文献原意,深化批判性思维训练。在教学中,张敏老师以《老子》“三宝”中“不敢为天下先”与武汉“敢为天下先”城市精神为对照案例,运用一手史料,设置矛盾冲突点,启发学生辩证思考古今价值观差异,在强化学生文献解读能力的同时,也呼应了文化遗产专业“古今贯通”的培养目标。

课后研讨中,学院领导及教师聚焦三大方向建言献策:1、课程思政融合:王义芳书记建议将生态文明建设、文化自信等时代话语融入专业教学,推动思政元素“润物无声”;2、科研能力贯通:雷平副院长、余芳副书记提出联动课程作业与“大创项目”,将AI视频制作等技术实践转化为科创课题,提升学生创新能力;3、教学成果孵化:刘彦波副院长、张宁主任倡导以优质课程为支点,申报一流本科课程与教研项目,打造“金课”品牌矩阵。

此次公开课是学院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缩影。近年来,历史文化学院持续推动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社会需求同频共振:一方面通过名师示范、教学竞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高校中学协同教研等模式创新课堂教学,为培养兼具历史底蕴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强化课程建设,以高质量教学助推“双一流”建设提质增效。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