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科研>>学术动态>>正文

四川师范大学董春林教授应邀来我院作“中国史研究的选题、写作与国家社科后期申报”专题讲座

作者:罗映祥  编辑:马璇  审稿:范磊   来源:历史系  发布时间:2025-11-25

2025年11月21日上午,四川师范大学董春林教授应邀做客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我院D6004会议室开展“中国史研究的选题、写作与国家社科后期申报”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何强副院长主持,廖寅教授、刘广丰副教授、黄光辉副教授和李晓溪、冯博文等老师及部分中国史研究生现场聆听学习。

首先,在历史研究选题板块,董教授通过“宋代榆柳种植文化”“程咬金贬官疑云”等生动案例,提出四大核心方法:一是深耕史料,通过关键词挖掘、文本细节揣摩、书写特征梳理来发现问题,强调跨学科阅读可拓宽研究视野;二是聚焦疑问,对史料中的矛盾点、反常识现象深究不放,从疑点切入构建研究主题;三是注重创新,避免重复已有研究,通过视角转换、文化内涵挖掘实现选题突破;四是强化学理,论文结语需在总结基础上提升理论高度,加强现实关联与凸显问题意识。

其次,在国家社科后期资助申报板块,董教授结合三次成功申报经验,强调书稿质量是核心竞争力,需确保内容完整、目录逻辑清晰、注释规范详实;申报书填写需突出前期成果支撑与学术创新,结语部分可通过加粗核心观点方便评审专家把握;同时分享了出版社选择、出版经费政策、结项注意事项等实用信息,特别提醒申报者需关注细节规范,避免因格式瑕疵影响评审结果。

讲座互动环节,师生围绕“近代报刊史料挖掘”“论文结语学理提升”等关切问题展开深入交流,董教授结合具体案例逐一解答,其幽默生动的表述与切实可行的建议获得现场阵阵掌声。

最后,刘广丰副教授对讲座进行总结,认为董春林教授的分享兼具学术深度与人文风度,既有选题方法的系统阐述,又有项目申报的干货技巧,为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为老师们冲刺科研项目提供了重要指引。希望同学们将所学方法运用到学术实践中,深耕史料、强化思辨,提升论文质量。


主讲人简介

董春林,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武则天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武则天研究会副会长、成都薛涛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社科联理事,四川省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宋史研究,在《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3项、省级重大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次。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