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晚,自贡开放大学戴燕灵副校长应邀做客我院春秋讲坛,在逸夫人文楼D6004会议室做了题为《“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传统灯文化“两创”》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陈苇教授主持,我院段春娥老师、魏天旭老师及30余位文化遗产系、考古文博系本科生参与。
在讲座过程中,戴燕灵校长以“价值阐释-遗产保护-转化利用”的实践路径为核心,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个结合”的角度出发,以碑文考据与史志互证为基础,探究天灯会的生发流布及其与自贡灯会的相携互动关系,挖掘蕴含在传统灯文化中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人文精神。


在“天灯碑文物中显示的灯文化内核”部分,戴燕灵校长详细介绍了自贡地区天灯会的田野考古调查,继而以川南地区的天灯会为例,深入阐释了传统天灯会的民俗特色、活动内容与组织特点,强调了灯文化在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如何将天灯会民俗与现代自贡灯会相结合”部分,戴燕灵校长重点介绍了现代自贡灯会对传统天灯会民俗的传承与创新路径,并指出当代灯会实现了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其核心精神从过去的“娱神”彻底转向了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娱民”与“娱己”。在组织形式上,灯会展现出高度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其众筹方式日趋多元,不仅涵盖资金与物资,更延伸至灯组创意征集与活动内容的广泛参与。这一转变,将游客从被动的“参观者”转化为积极的“参与者”,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活动的内涵,提升了整体体验感。
最后,戴燕灵校长分析了天灯碑文物的当代价值,认为传统灯文化中“以民为本、崇德向善”等精神内核,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启示。面对文化传承的紧迫性,我们应弘扬“为民办会、开放共享”理念,并推动“让文物说话”,使古老灯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次讲座涉及文化遗产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专业知识,不仅系统地阐述了传统灯文化穿越古今的当代价值与启示,更为在场师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