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我院邀请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罡研究馆员来院作题为“跋山遗址群的构建和山东旧石器时代考古新进展”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学院陈苇教授主持,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及考古学专业学生参加。
讲座的内容主要分成五个部分,分别为“旧石器时代考古漫谈”“山东旧石器时代考古概况”“跋山遗址群的发现与工作”“海岱地区10万年历史脉络再现”“跋山考古工作的未来展望”。
第一部分,李罡老师提出了几个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问题,包括人类文化与社会属性的起源与演化,史前技术的起源与流变,工具制作与使用对人类智力演化与社会发展的作用,古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与方式,特定人群的生存模式、迁徙、融合与文化交流、互鉴,农业的起源以及文明的孕育等展开讨论。最后再归纳了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学科价值与社会意义。
第二部分,李罡老师介绍了山东旧石器时代的既往工作情况。20世纪,从1965年千人洞遗址到1982年凤凰岭遗址;21世纪,从2005年扁扁洞遗址再到2013年的大珠山遗址,回顾了过去山东旧石器时代的工作历程。
第三部分,李罡老师介绍了跋山遗址的工作。跋山遗址位于鲁中南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河奎村,文化遗物出自古沂河阶地中下部。目前,对跋山遗址连续开展3个年度发掘工作,发掘面积225平方米,出土、采集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动物骨骼1万余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下文化层集中出土8具古菱齿象下颌及部分骨牙角制品。根据已知的发现,山东地区成为了华北南部地区早期细石器技术出现的区域之一,为探讨东北亚南部细石器起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证据。
第四部分,李罡老师结合近年考古新发现的诸个遗址,解读了跋山遗址群发现的重大意义与价值。系统完善了海岱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序列;时空上完整展现海岱地区晚更新世人类连续发展的历史进程;首次揭示出10万年前古人类对巨型动物资源充分利用;对建立东亚早期人类与文化持续演化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
第五部分,李罡老师展望了未来跋山遗址群工作。根据目前发现规划了下一步的发掘计划。再就是希望将跋山遗址群的发现成果带给更为广泛的公众,同时也让大众能够切身体验考古的魅力,让考古学更好地走进大众的视野。
李罡老师逻辑清晰、视野开阔、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得在场的师生受益匪浅,讲座也在众师生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