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科研>>学术动态>>正文

首都师范大学李永斌教授做客我院专题讲座

作者:周秋语、胡剑雷  编辑:历史文化学院  审稿:文宣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11   阅读量:

2024年4月9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李永斌老师莅临我院,在逸夫人文楼D6004教室为我们带来以“视野与基本功: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写作方法谈”为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教授董晓佳老师主持,世界史专业副教授刘小青以及学院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参加讲座。

此次讲座的中心主题是研究生尤其是世界史的研究生如何写好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李老师开宗明义指出,“学术如剑术,内功是基础,方法只是招式而已”。对于学术研究,李老师十分重视对基本功的养成,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的掌握,李老师将语言分为资料语言和工具语言,资料语言就是做世界古代史研究比较重要的希腊语和拉丁语,工具语言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英语、西班牙语、法语等,李老师认为,做世界史研究语言作为一门基本功是必须要牢牢掌握的,并且列举了一些真实案例,有力地证明了语言的运用在论文撰写时的重要性。其次,李老师认为在写论文时史实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无论是客观事实还是历史撰述,都要仔细地辨析,并且从历史撰述中挖掘出有效信息,不能简单地援引原文,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要对每一段史料都进行充分地分析,并且有机融入文中,这样写出来的论文不仅有充足的论据,更能体现自己对文本的深度剖析。第三,李老师认为一篇好的论文需要宏观的视野、中观的选题以及微观的研究,而为了避免这三点过于抽象化,李老师创造性地用一个词概括——intellectual challenge,也就是智识挑战,即需要智慧也需要广博的知识,李老师说尽管达到这一点很难,但是人的一辈子总要有那么两三篇拿的出手的文章,言语间不仅启发了我们要努力学习以达到智识的境界,也体现出高水平学者的谦逊,同时李老师也提出写论文和做研究时要充分探索每一个小问题的学术研究进展,多多关注本领域前沿的研究成果,以避免与他人的研究出现雷同的问题。最后李老师告诉我们要有质疑权威的精神,做研究要敢于怀疑,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假设,不能对他人的观点亦步亦趋,要有自己的创新与探索。

讲座结束后,李永斌教授与现场的学生进行了友好的互动,在场的学生提出了关于“对史料的解析应该在哪里标注”和“对零散的史料如何搭建正确的逻辑体系”等问题,李老师对这些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解答,并在回答问题时用经典的电影为例证,使讲解更加生动有趣,便于理解。最后,董晓佳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再次代表全体参会人员对李永斌教授表达了感谢,本场讲座在现场师生热烈的掌声和合影留念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李永斌,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燕京学者培育对象,首都师范大学青年高层次人才培育对象,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牛津大学古典学系访问学者,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曾获得首都师范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北京市“创想杯”微课大奖赛一等奖,第一届北京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础性研究基金资助。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希腊‘东方化时代’研究”、“早期希腊国家形态演变研究”;主持北京市哲社规划项目暨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两项:“古代希腊与东方文明的交流与互动”、“丝绸之路开通前欧亚大陆文明交流互鉴研究”;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剑桥古代史》、《剑桥中世纪史》中译工程”。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光明日报》、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专著两部:《阿波罗崇拜研究》《希腊与东方:文明交流与互鉴》,出版译著(含合译)四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