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科研>>学术动态>>正文

湖北大学不结盟运动研究学术论坛第8期顺利举行

作者:  编辑:历史文化学院  审稿:文宣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8   阅读量:

12月23日,湖北大学不结盟运动研究学术论坛第8期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主题为“全球南方视野下的不结盟运动研究”。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30人与会。

论坛全景

论坛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梁军教授主持。湖北省世界史学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邢来顺教授在致辞中说,还有不到一个月,也就是2024年1月19日至20日,第十九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将在非洲东部的乌干达召开。不结盟运动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值此之际,以“全球南方”视角研究不结盟运动,研究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关系,研究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高志平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不结盟运动文献资料的整理、翻译与研究(1961-2021)”,聚焦由中小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有助于推动学界对发展中国家及其国际组织的研究,并契合区域国别研究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高志平教授举办不结盟运动研究学术论坛在国内也属首创。该论坛至今已举办了七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天是第八期,我们期盼在高志平教授的领衔下,该项目研究取得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继续为我省世界史学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邢来顺教授开幕式致辞

论坛的主旨演讲与研讨由邢来顺教授主持。高志平教授作“不结盟运动的‘全球南方’角色及其中国价值——第十九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召开前夕的思考”的主旨发言。他认为,不结盟运动是天然的“南方”成员、南南合作的重要机制、南南团结互助的典范,是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的一面旗帜。不结盟运动的国家几乎遍布全球,内部事务涉及全球,机制也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事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于我国来说,不结盟运动是我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然伙伴,不结盟运动国家身份是彰显我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的鲜明体现,同时,不结盟运动也是我国开展全方位外交工作的重要舞台。随着乌干达第十九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的召开,未来三年非洲将会是不结盟运动活动最为活跃的舞台,课题组将组织力量集中研究非洲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问题,推动不结盟运动研究的深入发展。

高志平教授进行主旨演讲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曾晓祥副教授主旨演讲的题目是“东盟国家在不结盟运动中的路线分歧——以1983年印支局势为例”。他认为,东盟国家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和早期会员国,东南亚国家在不结盟运动事业中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东盟国家在不结盟运动中的路线也有诸多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东盟国家的国家安全观念所导致的路线分歧,当然对国家威胁或竞争的来源及其性质的不同判断并不因共同的身份而被消弭,国家依然可能以不同的身份和视角看待世界。

曾晓祥副教授作主旨演讲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馗副教授以“从中立主义到不结盟思想:不结盟运动思想基础的建构”为题作主旨发言。他说,学界对中立和不结盟两个概念一直混淆不清,从整个不结盟运动思想基础的建构来看,主要呈现出三个阶段:一是从二战后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形成了新中立主义;二是从1956年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岛会晤到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成立,基于新中立主义的不结盟思想正式形成;三是不结盟运动成立后,不结盟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扩展、传播到今天被广泛认可。

刘馗副教授进行主旨演讲

在学术研讨环节,黄冈师范学院张威教授认为,如何阐释不结盟运动,给它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很有必要去做。不结盟国家非常庞杂,并非铁板一块,界定不结盟运动实际上有弹性与韧性之分。所谓弹性是指,不结盟运动实际上是一个容器,是一个旗号,其实际行为表现有偏差。比如:准结盟、议题联盟等,这些概念与不结盟是有交集的。还比如,现今国家之间的战略关系很多是在不结盟国家之间建立的,这包括中国与不结盟国家间建立的伙伴关系。不结盟概念的延展性很大,它与准结盟、议题联盟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都需要进行界定。所谓韧性就是,既可以推得出去,又可以拉得回来。这就是刘馗老师讲到的,不结盟与中立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统一的。此外,包括华东师范大学梁志教授新近发表在《历史研究》上的文章,就让人深受启发,但这里面还是有比较大的空间值得进一步研究。另外,相较于77国集团而言,不结盟运动的独特性和独有价值在哪里?以及不结盟运动与上合组织关联性等问题,均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张威教授点评与发言

梁军教授提出了不结盟运动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他认为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接近规范性研究。实际上,不结盟运动就是一个结盟,本质上它就是一种国家间的合作方式,也就是在美苏集团之外,其他国家组建的一个集团,并且它不是像欧盟那样的一体化组织,决定不结盟运动未来走向的还是民族国家。正因为如此,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权力政治的需求,其通过的决议也必然是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但从会议论文中,还很少看到这种博弈的过程。而共同的诉求让这些民族国家走到了一起,其诉求的核心必然是独立、生存和发展。冷战时期独立与生存是追求的重点,冷战之后更多的是发展。另外,不结盟运动成员兼具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必须求同存异,否则就根本达不成决议,如此,其通过的决议必然是一个最低的标准。总体来说,以高志平教授领衔的课题组拓展了不结盟运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开拓了不结盟运动研究的新局面。

梁军教授点评与发言

湖北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熊兴副研究员认为,历史研究很重要,同时也要发挥历史研究的独特优势,即需要关照现实。“全球南方”并非是一个新概念,之所以目前很热门,主要还是与大国竞争,尤其是与中美战略竞争有关。历史上,不结盟国家内部的分歧,不结盟国家地位的提升过程和方式,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着力点。此外,我国对“中立”的态度也有一个变化问题。具体到今天同学们提交的会议论文,邓淇尹同学的不结盟运动与安理会改革,我认为最好能找到几个切入点,比如,可以细化到安理会改革中的投票表决权等。另外,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在安理会改革方面的互动关系,乃至中国如何加强在不结盟运动中的影响力和领导力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王璞同学探讨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在发展权领域的合作,建议可与我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进行结合,在一些具体领域,比如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工业化、互联网技术等,做一个案例分析。

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徐煜教授认为,不结盟运动坚持倡导多边主义理念,探索基于多边主义机制的国际治理实践,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推进了国内不结盟运动研究的进程。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宋佳红和刘天乔老师也参与了讨论。

熊兴副研究员等进行研讨

论坛的学术发言分上下半场进行。上半场由梁军教授主持,张威教授等评议。湖北大学硕士杨仁杰硕士以“试析非洲国家加入不结盟运动的历程与特点”为题谈到,非洲国家加入不结盟运动的历程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历程具有一致性,非洲国家加入不结盟运动深受原宗主国的外交策略的影响。湖北大学李发鑫硕士以“不结盟运动中埃及成员国身份问题研究”为题讲到,埃及成员国身份问题的解决代表着不结盟思想在各成员国中仍然发挥作用,各成员国虽然冲突不断,但仍愿意加强团结,并以协调一致的原则解决了争端。湖北大学陈宇祥硕士以“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对巴以问题的因应”为题说到,不结盟运动对巴以问题的态度体现了其坚持独立自主的宗旨和原则,对世界和平和安全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大学杨鑫钰博士以“卡特政府对不结盟运动的政策”为题谈到,卡特政府执政时期,“全球南方”在不结盟运动中的实践引发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对此,卡特政府通过游说、分化以及拉拢等策略手段对不结盟运动的实践行动进行了遏制。

武汉大学杨鑫钰博士发言

论坛学术发言下半场由徐煜教授主持,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关培凤教授等评议。湖北大学邓淇尹硕士以“不结盟运动与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为题讲到,长期以来不结盟运动为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而不懈努力,为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湖北大学吴奕锋硕士以“七十年代不结盟运动与印度洋和平区的构建”为题说到,印度洋沿岸及内陆国家作为“帝国”边疆地带开始借不结盟运动向联合国建议构建印度洋和平区,印度洋和平区的理念与意图也是对构建新的世界秩序的向往与尝试。湖北大学周乾博士以“不结盟视域下印度对抗美援朝的态度”为题谈到,印度形成对抗美援朝的态度是印度不结盟政策与国际局势变化的综合产物,印度对抗美援朝进行了公正评判,也符合抗美援朝的事实。湖北大学赵振宇博士以“邓小平关于不结盟运动重要论述的意蕴和价值”为题讲到,在邓小平指导下,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关系稳步增进,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助力了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湖北大学王璞博士以“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在发展权领域的合作”为题说到,研究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在人权领域的合作及前景,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权事业以及国际人权体系的建设具有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作用。

徐煜教授主持并评议

湖北大学王璞博士发言

关培凤教授在论坛总结讲话中说,本次不结盟运动研究学术论坛聚焦全球南方视野下的不结盟运动研究,研讨的主题集中,既探寻历史,又关照现实。研究内容既有宏观的,比如不结盟运动的“全球南方”角色与思想基础;也有微观的,比如埃及不结盟运动成员身份问题、不结盟运动对巴以问题的因应、不结盟运动与安理会改革以及不结盟运动对中国的价值等。随着下月第十九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非洲东部的乌干达召开,乌干达将成为不结盟运动未来三年的轮值主席国,本次论坛对于非洲与不结盟运动的探讨,正契合现实之需要,难能可贵。特别是年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论文都是建立在丰富的档案和历史文献基础上,展现了良好的学术潜力。各位老师在讨论与点评时的发言也都十分精彩,让大家都受益匪浅。总体来说,不结盟运动研究在国内还是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相关研究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有理由期待湖北大学不结盟运动研究学术论坛会越办越好。

关培凤教授作论坛总结讲话

据悉,本次不结盟运动研究学术论坛同时也是湖北省世界史学会第十六届会员大会暨“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世界史研究与教学研讨会的分论坛,由湖北省世界史学会和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举办,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不结盟运动文献资料的整理、翻译与研究(1961-2021)”课题组合作承办。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