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
湖北大学中国史一流学科建设专栏
学术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湖北大学中…>>学术成果>>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多维视域下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胡祥华、黄柏权编著《中国土家族大百科全书》书评

作者:何星亮  编辑:历史文化学院  审稿:文宣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07   阅读量:


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凸显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增进文化认同、推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任务。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学院围绕土家族、傣泰民族研究成果进行再研究,深刻分析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力机制及其多维体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实证样本和学理支撑。

多维视域下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何星亮

《中国土家族大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编纂工作由土家族学者黄柏权和彭林绪倡导发起,2011年7月正式启动,2021年底出版,是全面反映土家族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的综合性图书,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一项浩大的民族文化工程。编纂出版《全书》,凝聚了多方面的智慧和心血,既是土家族的文化盛事,也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成果,体现了坚定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责任担当。

《全书》是一部门类齐全、内容丰富、论述科学的百科全书。土家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积累了丰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通过《全书》的呈现,土家族及其聚居区的历史文化以文字为载体存续下来。《全书》汇聚200余位土家族研究专家、学者参与编纂,历时十多年。编纂人员先后40次深入土家族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和资料搜集,采访研究土家族的学者30余人,录制土家族重要文化事项及传承人音像资料600多小时,拍摄图片10000多张,记录保存了一大批真实鲜活的资料,为成书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

该书谋篇科学合理、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分为上、中、下三册,总计400万字,精选8485个词条,系统完整地呈现了土家族历史文化知识和现实发展成就。《全书》采用分类编排法,将诸多条目分门别类,以类相从,全面介绍了土家族聚居区地理、历史、民族、经济、民间信仰和宗教、语言、文学、艺术、科学研究、文化事业、教育、民俗、文物古迹、古籍文献、人物等16个门类的知识和成就,各门类板块划分相对独立,但所叙述的知识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关联。

《全书》词条以具有代表性、特殊性、社会影响力、资料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为收录标准,其释文成为《全书》知识性内容的主要呈现形式,论述科学是该书成文的关键。该书撰写时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每一个词条释文的表述,尽力做到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初稿完成后又组织十余次统稿和审读,谨遵“客观记述、求真存实、突出重点、把握特点、逻辑严谨、层次清楚、文风端正、文笔规范”的要求,保证了该书内容融学术性、资料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编纂目标。

《全书》是一部多角度、全方位反映土家族发展历程的著作。《全书》是土家族研究成果中资料丰富、颇具创新性、撰稿队伍庞大、单项成果文字较多的集大成之作,代表了当前土家族研究水平。《全书》涵盖土家族古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描绘了土家族及其聚居区历史发展的全貌。

土家族自古就聚居在今天的湘鄂渝黔边武陵山区,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是最早对这片地区进行开发的民族之一。卷二“历史”部分重点介绍了重要制度、历史事件,特别关注土司制度的论述。《全书》选取100多条土家族及其先民组织或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土家族对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统一的突出贡献。悠久的历史是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土家族的共同记忆和民族根基。卷三“民族”部分用近200页的篇幅,真实地记录了土家族从确认为单一民族到民族成分恢复以及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程,往事历历在目,是800多万土家族儿女对落实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增强“五个认同”的珍贵记忆。卷七“文学”部分有1000多条目,分为古代文人文学、现代文人文学、当代文人文学,再现了土家族及先民创造的灿烂多彩的精神产品。卷十四“文物古迹”、卷十五“古籍文献”共有近3000个条目,篇幅达530余页,呈现了土家族丰厚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学作品、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土家族的文化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化财富,是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石。

《全书》是一部展现土家族聚居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书。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土家族作为中国的内陆民族,自古以来就与周边各民族进行深度的交往交流交融。一方面,土家族的形成具有多元性。族源的多元性和族称的多样性表明在土家族形成过程中各族群的互动性和交融性,土家族形成过程就是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体现出一体多元的特征。另一方面,土家族聚居的武陵山区是由多民族共同开发的。聚居在武陵山区的各民族在开发武陵山区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共同进步,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其历史传统、经济类型、生计方式、生活习俗等难分彼此,历史时期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武陵山区是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区域,因此,《全书》就是一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总之,《全书》通过多维的呈现方式,梳理了土家族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展现了以土家族为核心的武陵山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对于传承和保护土家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和提炼土家族民族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参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

原文链接:http://cssn.cn/skgz/bwyc/202302/t20230207_5586496.shtml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