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媒体报道
社会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党群工作>>社会媒体报道>>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湖北大学历史学专业创办80周年庆典暨中国史一流学科建设研讨会举行

作者:明海英  编辑:马璇  审稿:余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2-12-25   阅读量:

坚定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湖北大学历史学专业创办80周年庆典暨中国史一流学科建设研讨会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明海英)12月17日,“湖北大学历史学专业创办80周年庆典暨中国史一流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湖北大学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主动承担文化传承与繁荣的历史责任

开幕式由湖北大学副校长肖德主持。湖北大学校长刘建平代表学校致辞并介绍了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情况。他说,湖北大学历史学专业历经80年的发展,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完备的学位教育结构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中国文化史、水文化与水文明、江汉文明史、万里茶道、荆楚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领域形成了自身的学科特色。刘建平表示,历史学专业走过的80年,是几代人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80年,也是与国家和民族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80年。80年的发展,以雄辩的事实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主动承担文化传承与繁荣的历史责任。凝练学科特色,坚持创新,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唯有如此,专业和学科发展才能永葆青春,不断攀升新的高峰。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红玲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她指出,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人文社科人员实力强劲,是社科研究大省。近年来,湖北大学围绕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汉冶萍公司档案资料、万里茶道、江汉文明考古、水文化与水文明、荆楚文化、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碳、县域治理等领域开展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取得显著成效。王红玲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二是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服务社会。三是凝练特色,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形成特色研究领域,贡献标志性的学术精品。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刘礼堂代表兄弟院校致辞并赠送了匾额。他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历史学专业要锐意进取,着眼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演进轨迹,树立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脉络,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力弱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进一步历练中华文明基因,阐释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进一步推动中国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积极作为

大会主旨报告分别由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郑晓云、孟华平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以“关于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题进行主旨演讲。他认为,传统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三要素”说,即把城市、青铜器和文字作为文明诞生的三要素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他以良渚遗址为例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国家的出现是进入文明社会的根本标志。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以“南京大屠杀”为题进行主旨演讲,他从日本国家战略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是南京”,并从多个层面揭示了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暴行。张生教授利用美国、德国、英国等第三方亲历者所在资料重新审视了南京大屠杀,认为这段历史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国人决不能忘记。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东育以“历史学建设的守正与创新”为题进行主旨演讲,认为课程体系的设置关系到历史学基础是否牢固,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古汉语、古文字与外国语的学习与训练,把各项工作做实、压实。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以“中国近代史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为题进行主旨演讲。他认为,学科体系建设是基础,学术体系建设是核心,而话语体系建设则是前提。马敏以时间维度上的“近世”与“近代”、空间维度上“天下”与“国家”、社会维度上的“国家”与“社会”为例,从概念史的视角对构建中国近代史话语体系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中国近代史话语体系的构建,既要固守中国本位,也不能脱离西方话语的影响。最后,马敏对中国近代史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阶段的划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部主任委员陈支平以“文化史学研究的反思”为题进行主旨演讲,围绕文化史学研究的地域化与个案化、历史学与文化学的歧义分享了个人见解。他指出,在文化史研究过程中,要对其内涵进行取舍,不能脱离学术的自身轨道,避免转向庸俗化。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石硕以“成都:一个延续两千年的民族协作传统一一成都在汉藏民族交往中的地位与特点”为题进行主旨演讲。他认为,成都具有“友善包容”传统,这一传统从《华阳国志》《后汉书》等史籍记载开始,一直延续下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成都已成为汉藏民族和谐共享之城,成都平原和青藏高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互相需要,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互助协作传统。

下午召开了以“中国史一流学科建设”为主题的圆桌会议。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雷平主持会议,与会专家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展开讨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吴琦分享了在学科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七点思考,17位兄弟高校的院长或历史专业负责人就各自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经验进行了介绍和分享。

会议闭幕式由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彦波主持。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黄柏权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俭朴高效、鸿儒云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指导性强。值此湖北大学历史学专业创办80周年之际,历史学专业更当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积极作为,继往开来,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奉献更新的学术精品,不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中国社科网:http://www.cssn.cn/zx/bwyc/202212/t20221223_5572250.shtml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