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正文

第四届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展校内初赛成功举办

作者:  编辑:历史文化学院  审稿:文宣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15   阅读量:

 

2022年4月13日,我院档案学专业师生于教4—404举行了“第四届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校内初赛”,学院副院长雷平,档案系主任李彩容,档案系付登舟教授、赵雪芹教授、付正刚副教授、王英副教授、史雅莉副教授、雷春蓉副教授、李青维老师、李贞贞老师和吕文婷老师参加并进行打分,会议由赵雪芹教授主持。参与本次答辩的有七个小组,作品类型包括网站、公众号、短视频、手工书等,参加的学生涵盖2021级到2019级三个年级。

比赛开始前,雷平副院长就本次比赛进行了发言。首先,雷院长代表学院恭贺比赛举办,他认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本,要坚持以本为本,加强一流本科教育,学院将大力支持举办此类专业比赛,给同学们一个更好的平台;其次,雷院长向参赛同学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档案学的同学深入理解比赛的规则,面向档案前沿和社会建设发展的重大问题,把握当下时代热点,发挥专业优势,实现多学科深度融合;再次,一流专业、一流学科的建设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雷院长鼓励大家多多参与面向本科的全国性竞赛,如由教育部主办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有着重大意义。

首先展示的是2020级赵金强小组的作品《时代记忆下的家与国》,该作品利用echart等web前端技术对网页进行搭建,从“家”与“国”两条主线出发,用普通人的家庭记忆反映国家和社会的变迁轨迹,并通过一系列的小游戏让更多人走进档案的世界,最后,建设了家庭档案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家庭建档服务。

作品:《时代记忆下的家与国》

2020级徐晨栖小组的作品《“电子文件单套制汇总”信息情报网》对电子文件单套制的相关资源进行了有序化整理,以网站形式呈现,其中包含“学术成果、期刊报告、应用实践、教学参考、政策法规”五个板块,板块之间相互映射、相互联系,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作品:《“电子文件单套制汇总”信息情报网》

2020级周冉瑶小组作品《档案新编——武汉·革命十二时辰》应建党、建团百年的时代大背景,将武汉革命相关档案资源以时间为轴汇编成册,制成视频和网站,并以革命先辈为主线开发相应游戏,以期通过此种形式讲好红色故事、传递革命精神。

作品:《档案新编——武汉·革命十二时辰》

2020级宋晓颖小组作品《以档为记——大余湾村的前世今生》就当下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对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村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css、JavaScript等web前端技术进行网页架构,最后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大余湾村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档案记忆,并提供开放式档案查询系统对现有档案资料进行精确检索。

作品:《以档为记——大余湾村的前世今生》

2020级蔡晓芬小组的作品《“食记”——追溯记忆中的味道》对武汉地方特色——热干面的源流、制法、品类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通过精美网页予以呈现。

作品:《“食记”——追溯记忆中的味道》

针对当下少数民族档案缺失和民族文化逐渐消亡的现状,2020级覃昌椰小组的作品《走进“毕兹卡”的世界——土家族文化的档案化传承研究》在广泛收集土家族档案后,借助微信公众号,通过推文、答题、视频等方式宣传土家族文化,答辩人的一身土家族特色服饰也深深吸引了现场师生的目光。

作品:《走进“毕兹卡”的世界——土家族文化的档案化传承研究》

2019级和2021级童裕彤小组的作品《泸州酒文化》则通过网页的形式,以“穿越”为主题对泸州酒文化进行介绍,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作品:《泸州酒文化》

每一组展示完毕后,评委老师们进行了提问与点评,参赛选手们认真答复,阐述作品设计理念和构思。整场比赛气氛高涨,赛况激烈。各个参赛队伍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当下热点,创新档案传播形式,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本专业的认识,极大激发了专业学习兴趣。

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展,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重要活动。本作品展旨在激发档案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精神,提升档案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各高校档案学专业教育教学水平,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研究性教学水平;为各高校师生提供交流学习平台。截止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