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正文

湖北大学边畈遗址2024年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

作者:乐昶 张灿  编辑:马璇  审稿:余芳   来源:考古文博系  发布时间:2025-01-14   阅读量:

近日,湖北大学钟祥边畈考古实习基地结束了为期两月的田野发掘工作,目前全面转入室内整理阶段,项目入选2024“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

为满足我校2022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考古学方向学生的专业实习,我校于2023年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并获批2024年钟祥边畈遗址主动性发掘项目。依托该项目,在省文化和旅游厅、荆门市政府关心支持下,我校与钟祥市政府合作建设了“湖北大学钟祥边畈考古教学实习基地”。

今年2022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共计15名学生参加本次田野考古实习,已发掘425平方米,发现了一大批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战国早期的遗存。清理房址、墓葬、灰坑、瓮棺、柱洞等各类遗迹300余处,出土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陶器、石器等遗物。

本次考古实习自10月26日起,包括布方、田野发掘、资料整理等内容,由6位专业教师全程指导,白天在遗址现场参与发掘,晚上则集中学习考古绘图、GIS、数字3D建模等知识技能,在将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付诸实践的同时,以科技手段提升考古实际操作能力。12月27日,边畈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迎来省内外专家检查,发掘现场、出土文物保护、室内整理、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得到专家组的肯定。

通过本次实习,同学们经历了系统的田野考古训练,掌握了基本的田野考古工作能力。有同学分享心得:“江汉平原埋藏环境较为复杂,辨别相关遗迹现象及土质土色差异,是对个人田野能力的一大考验,我们在发掘初期常常会遇到遗迹现象辨识不清、清理时畏手畏脚的问题,但随着发掘进展的深入,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以及工作结束后对当天发掘情况的自我反思,我们愈来愈得心应手,在发掘的经验和技巧方面都有极大提升。”实习带队教师段春娥认为同学们在本次实习后有了明显成长,不仅具备独立完成田野考古发掘的基本能力,更树立起了现代田野考古工作理念和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意识。与同学们朝夕相处两个多月,老师们也被同学们积极心态和刻苦钻研深深感动。

湖北大学钟祥边畈考古教学实习基地将在未来持续为我校考古学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及优质教学服务,旨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素质过硬、文博情怀深厚、学科知识扎实、业务能力突出,能够胜任文博单位、文物考古研究机构、文物保护机构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