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科研>>学术动态>>正文

姚昱教授做客不结盟运动研究学术论坛

作者:  编辑:历史文化学院  审稿:文宣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2-23   阅读量:

12月22日晚,不结盟运动研究学术论坛第3期举行。本期讲座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昱为主讲人,主题为“走向全球冷战:中苏经济攻势与美国对不结盟国家经济援助政策的变化(1955-1960)”。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部分师生以及其他高校师生70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高志平教授主持讲座。历史系副系主任刘馗副教授对姚昱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姚昱教授在学术上的重要成就。

讲座伊始,姚教授以“为什么全球冷战开始于1958年左右?”为切入点介绍了相关研究的缘起。其后,他从五个方面系统探讨了1955—1960年艾森豪威尔执政期间中苏经济攻势与美国对不结盟国家经济援助政策之间的紧密联系,即:1955年美国对发展问题的态度;“中苏经济攻势”的出现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反应:1955-56年;反击“中苏经济攻势”的开始:1957年;对“中苏经济攻势”的恐慌:1958-59年;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整及其遗产。最后,姚教授得出了三点结论,即:“中苏经济攻势”是美国在发展问题上走向全球冷战的主要推动因素;艾森豪威尔政府开始并完成了这一政策,此后的肯尼迪延续了此政策;美国介入发展问题的主要动机是出于对冷战的恐惧的现实主义思考,而非理想主义和对美国制度的自信,但后者也影响了美国的认知。

高志平教授认为姚教授的讲授不仅对我们认识冷战史的演进和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们理解不结盟国家的外交政策乃至其后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演变有着重要的启示。在互动交流中,姚教授就“美国经济援助的特点”“国际舆论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中苏经济攻势是否客观存在?”以及 “不发达国家”与 “不结盟国家”概念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

不结盟运动研究学术论坛由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办,湖北大学不结盟运动研究中心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不结盟运动文献资料的整理、翻译与研究(1961—2021)”课题组承办。

(通讯员 赵振宇)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