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瞿骏教授做客我院历史学专业创建80周年学术讲坛,以“革命究竟是什么:理解中国革命的若干维度”为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演讲,本场讲座也是我院春秋讲坛第80讲。讲座由《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马建强副编审主持,副院长雷平教授及以及部分中国史学科教师、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瞿骏教授将亲历者所叙述的“作为‘暴动’的革命”与后世学者认知中的“无所不包的‘大革命’”两种言说进行比较,在宏阔的视野中提出了“革命”论述的多重面向问题;他认为对“中国革命”的论述,既要把握共同特征,又要着眼于中国特色。
瞿骏教授阐释了理解“中国革命”的三个维度。第一,“从人的生命切实组成部分来理解中国革命”。“‘革命’亲历者”的认知不同于“‘革命’讲述者”。作为当下研究对象的“革命”不应仅作为“要素”被拆分与合并,更应意识到它是“众多走过这段历史人物的生命切实组成部分”。亲历者的见闻构成史料的“具体方面”与“实际人生”,并带来对“革命”独到的认知与引领,弥足珍贵,历史之真相也应当从中提取。第二,“在‘区域’中理解中国革命”,即通过观照中国革命的区域性及其阶段性,让“区域”成为一种思考方式和研究视野。第三,“在南北、东西的长程历史中理解中国革命”,分析其“多线往复”之势。讲座最后,在“如何理解中国革命”这一设问下,瞿骏教授呼吁走出史观的严格对立,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两组概念的交互融通中,“回到‘革命’本身来施展拳脚”。
演讲结束后,瞿骏教授与在场师生和线上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马建强副编审指出,瞿骏教授的精彩演讲不仅为革命问题的研究作出了方法论的示范,并且在20世纪上半期的革命历程讲述中、从隐含角度探讨了“中共领导的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的问题。雷平教授认为瞿教授的研究注重把握中国革命的延续性、革命的“在地化”,视野开阔、史料运用娴熟、思考深入,对深入推进理解中国革命具有重要学术贡献。
主讲人简介:
瞿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社科新人。兼任中国史学会等社团理事。著有《天下为学说裂:清末民初的思想革命与文化运动》等3种,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