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科研>>学术动态>>正文

郑晓云研究员做客学院“春秋讲坛”

作者:周甜甜  编辑:彭益民  审稿:文宣   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发布时间:2018-09-12   阅读量:

                    
   2018年9月12日下午15时,由我院主办的“春秋讲坛”第37讲在会议中心思诚厅举行。本次讲座由我国著名的水历史与文化学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助理郑晓云先生主讲,题目为“水与人类文明:跨越东西方的时空之旅”。我院2016和2017级历史学专业本科生以及我院历史系部分教师参加了讲座。讲座由黄柏权院长主持

首先,郑晓云先生讲述了水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人类文明与水文化的密不可分的联系,提出了从水的角度去认识人类文明的观点。

接着,郑晓云先生从世界不同人类文明与水文化关系的具体例子出发,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水与人类文明联系密切。在谈到“水与罗马帝国”的时候,郑晓云先生指出,水文明是罗马帝国最绚烂的一顶王冠,同时他也讲述了古罗马时期水源充足被认为是荣华和权力的象征,罗马帝国修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以城市供水为代表的水利工程,罗马的旗帜就是宏大的古代罗马引水工程。在谈及罗马文化时,郑晓云先生提出,罗马文化以水为基础,以沐浴及冲水厕所为代表的卫生生活是罗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罗马较为完善的水利设施极大地方便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罗马人的生活方式主要就是关于水的生活方式。在阐述罗马帝国水文明的政治与文化意图时,郑晓云先生指出,罗马帝国文明继承了古埃及、希腊文明的基础同时又对前人成果实现了超越,罗马修建宏大的水利工程是为了构建一种帝国的文化认同,实现领土治理则是罗马水文化的政治意图。关于非洲的水文化历史,郑晓云先生着重讲述了水与农村社会关系这一主题,非洲村子中水的利用维持了人们的生计和当地的社会关系,由水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在世界各地比比皆是。在谈论水文化在中亚地区的主要体现时,郑晓云先生主要讲述了古代波斯的坎儿井,坎儿井滋润了沙漠中的绿洲,为人们提供了必要的水源,我们要吸取历史教训,保护坎儿井。在讲述亚洲水文化时,郑晓云先生重点谈论了土耳其独特的水文化。之后,郑晓云先生以科罗拉多河流域的水工程为例讲述了美国西南部的水管理,尤其是葛兰峡谷大坝和胡佛大坝的管理。

 



                     


 

 

郑晓云先生在整场讲座中紧扣水与人类文明这一主题,图文并茂,将中外水文化进行比较,旁征博引,精彩纷呈,使同学们更好地认识了水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嘉宾介绍:

郑晓云,1961年11月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民族学所所长、国际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人类学家、水历史与文化专家。曾任国际水历史学会主席(2011-2015),现任法国水科学学院院士、美国水文化研究所官方顾问、越南国家文化艺术研究院荣誉教授等职务。2017年被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长期研究领域包括:水文化、水历史与水环境问题、文化认同问题、跨境民族问题、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等。在中国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及海内外以多种文字发表140多篇学术论文,著编学术著作十余种。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