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科研>>学术动态>>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李化成教授做客我院专题讲座

作者:​​​赖瑶瑶  编辑:马璇  审稿:余芳   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04   阅读量:

2025年11月2日晚上,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李化成教授应邀做客我院春秋讲坛,在逸夫人文楼D6004会议室举行了题为《医学社会史研究中的“医学”:内容、路径与方法》的学术讲座。我院世界史学科带头人董晓佳教授、刘榕榕教授、刘天乔老师、博士后李璇老师、博士后张楠老师,以及三十余位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到场参加讲座。讲座还吸引了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罗冠群老师参与。

本次讲座由刘榕榕教授主持。讲座伊始,刘榕榕教授为李化成教授介绍参加讲座的师生情况,并对李老师莅临我院授课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随后董晓佳教授向到场师生介绍李老师的个人情况。

讲座中,李化成教授首先从医学社会史的定义谈起,明确它是以关怀人类的生命状态为基本旨归,以社会和文化分析为主要手段,来对医学事物的形成、内涵和影响加以考察的社会史研究分支。医学社会史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医学事物本身的历史、医学事物对社会的影响和医学事物对社会的呈现三个方面,其中,还借助了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代表人物——陶渊明爱菊与身体患病之间的联系和二战后英国对移民群体疫病极为关注背后折射的种族歧视问题这两个例子,帮助我们理解医学社会史研究的重要性。

李化成教授认为,在历史研究中必须确保研究对象的真实性,医学社会史的研究亦然,对研究对象的了解为研究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作用,而病种认定问题是疫病史研究的最基本问题。为此,李化成教授通过梳理学界长期以来的这场瘟疫研究史,进而对发现鼠疫之前的“鼠疫”说、现代“鼠疫说”的出现与流行、施鲁兹伯里论争、劳伦斯的批评等进行深入研究。

在此次讲座中,李化成教授展现出极大的热忱与慷慨,主动在其课件加上湖北大学校徽,并拿出个人“私家珍藏”的研究素材与见解,毫无保留地与在场师生分享,瞬间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也让整场讲座充满了独特的个人温度。李化成教授学识广博,他在讲座过程中巧妙串联起古今中外的多元案例,从古代文学中陶渊明的相关事迹,到西方经典《荷马史诗》中记载的瘟疫场景;从影响深远的查士丁尼瘟疫、黑死病等历史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到二战后英国检疫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既有《唐顿庄园》中男管家接受反射疗法这样贴近大众文化的细节,也有中国与非洲血吸虫病症状表现的对比,更不乏今古文尚书之争这类涉及学术考据的深度话题,这些实例使本场讲座的学术价值和启发意义更为凸显。

讲座结束后的交流互动环节,刘榕榕教授认为李老师为国内疾病史、医疗社会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创立陕西师范大学医学与文明研究院,还在疫情期间组织学者进行瘟疫史相关的系列学术讲座,搭建了中国史研究领域当中的疾病史和世界史研究领域当中的疾病史学者之间的交流对话,令人受益颇多。董晓佳教授作为与谈人,肯定了李老师所作医疗社会史研究的价值,这对中外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文明的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并结合讲座内容与自身研究方向,分享了自我感悟与启发,表示应学习李老师在研究中谦虚、谨慎的美德。随后,在场师生就历史研究中的病种辨别与研究立场、欧洲医院与黑死病的关系、近代之后中国医院的发展与欧洲医院差异对比等问题向李化成教授虚心请教,李老师细心解答并给予鼓励。讲座最终在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李化成,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院长,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国家级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医学社会史的研究工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创立陕西师范大学医学与文明研究院。发起并主持“中国乡间医人、医事、医史口述史调研项目”。目前主要从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类瘟疫史”的研究工作。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