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科研>>学术动态>>正文

华东师范大学谢国荣教授做客我院专题讲座

作者:王雅菲  编辑:马璇  审稿:余芳   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03   阅读量:

2025年11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国荣应邀在我院D6004会议室,作题为“国际影响下的1963年向华盛顿进军运动”的专题讲座。高志平教授主持,世界史学科带头人董晓佳教授、刘榕榕教授、刘天乔老师及多位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会。

谢国荣教授以“国际性与全球性是运动成功的关键”为核心论点,从五个维度系统梳理了1963年向华盛顿进军运动的历史脉络与深层逻辑。他首先阐释了黑人领袖发起运动的冷战考量,指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领袖精准把握冷战局势,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与美国“自由世界领袖”的国际形象绑定,通过华盛顿大游行揭露种族主义与美国民主的矛盾,借助国际压力推动民权进程。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沃尔特·鲁瑟等白人领袖的声援,均体现了这一战略考量。

在分析肯尼迪政府的角色时,谢教授指出,政府最初因担忧种族暴力损害国际形象而劝阻运动,劝阻失败后转而引导其和平有序进行。通过要求演讲措辞和婉、保障游行安全等措施,政府试图将运动塑造为美国民主的“团结标志”,服务于冷战外交需求。

关于海外力量的支持,谢教授详细介绍了全球范围内的声援行动。海外美国公民联合签名声援,毛泽东发表声明呼吁全世界反对美国种族歧视,非洲解放运动组织、拉丁美洲及亚洲多国团体纷纷表态支持,形成了跨越国界的支持网络,既给予美国黑人斗争精神鼓舞,也向美国政府施加了巨大国际压力。

谢教授还剖析了肯尼迪政府对运动的政治利用。政府将游行描绘为“美国伟大传统的一部分”,主流媒体配合宣传,通过纪录片、新闻报道等形式凸显美国民主愿景,掩盖社会深层次矛盾。但伯明翰教堂爆炸案等后续种族暴力事件,削弱了这一宣传效果。

最后,谢教授阐述了运动对民权运动的新发展的推动作用。运动的国际影响迫使美国加快民权立法,1964年《民权法》和1965年《选举权法》相继出台。同时,运动也促使黑人斗争目标从消除种族隔离转向争取政治经济权力,部分团体不再恪守非暴力原则,推动民权运动进入新阶段。

讲座的最后,高志平教授认为本次讲座精彩且深刻。谢教授的讲座建立在自身独创性研究成果之上,运用的档案资料详实充分,将“1963年向华盛顿进军运动”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史实支撑的解读,令人受益匪浅。谢教授还就如何查找档案资料等问题进行了补充分享。

本次讲座视角新颖,史料丰富,为师生理解冷战背景下的美国民权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国际视野,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