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科研>>学术动态>>正文

著名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做客我院讲座

作者:周露  编辑:马璇  审稿:余芳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量:

2025年7月25日上午9点,原上海市晋源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教育部历史课程“国培计划”专家李惠军老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观课的视点与思考的聚焦——与本科生和硕士生在教学实习前的交谈”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是我院第六届“荆楚卓越教师协同育人计划”线上训练营学科教学专场讲座的第一场,由我院历史系副主任刘馗主持,部分历史系教师,2023、2024级历史学科教学专硕与2023级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围绕历史师范生教学实习展开,聚焦如何有效观课、备课和教学,通过具体案例分享,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历史教学方法的深度探讨。讲座伊始,李惠军老师便点明教学实习的重要性,强调其对未来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路径的关键影响,并将教学实习划分为见习、研习和实习三个阶段,阐述了这三个阶段构成教学实习实践全过程的内在逻辑。

在观课的重点与方法部分,李老师提出“眼观、耳听、思考”三位一体的观课要点。眼观需兼顾老师的教学流程与学生的实时反应;耳听要捕捉老师的有声语言及背后的逻辑表达;思考则要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体系。他特别提醒,观课时应重点关注老师的问题设计、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冲击力,以及学生对问题的回应,这些细节往往是教学效果的直观体现。

为让师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理念,李老师以工业革命为例进行了生动解析。他指出,历史教学设计应从教材文本出发,融合学术研究与跨学科知识,如地理、物理等。通过对比帕潘、纽科门和瓦特的命运差异,引导学生跳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是工业革命发生唯一原因”的固有思维,多角度探究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深层原因。同时,他强调专利法在工业革命进程中的推动作用,并结合案例分享了如何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讲座最后,李惠军老师总结道,观课的核心在于观察、学习和思想的传承,鼓励同学们在即将到来的教学实习中积极实践,将所学运用到课堂中。刘馗老师也向李老师发出邀请,期待他明年春天能亲临湖北大学,与师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实践指导。

专家简介

李惠军,原上海市晋源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教育部历史课程“国培计划”专家,曾担任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名师培养基地导师,历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兼任华东师大教师教育学院历史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受聘担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担任《历史教学问题》和《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编委。曾先后参与北师大高中历史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初中历史教材编写,参与上海市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研制,出版《笃学行思录》等八部历史教学专著或读物,发表《灵魂的追问》《历史教育中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探微》等历史教学研究论文和案例150余篇。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3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